一、用户角度——谁在用? 1. 思考方式 B端产品的用户较为理性;决策者以及关键干系人,会从好用、性价比、提高效率、适配公司情况等多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考虑和筛选,最后选择最为合适的产品来使用。C端产品的用户比较感性;往往一款产品可以满足某个需求,或者让自己兴奋,则会直接使用。 1. 用户体验 B端产品较为复杂,并且与日常生活相关不大,多数为垂直行业属性打造,市场上少见,所以一般需要用户花费一定时间来进行学习;C端产品比较重视用户体验,往往以一两个核心功能来撬动用户,希望用户能够以最短路径和时间达到“兴奋”点; 1. 角色分工 B端产品至少会分为决策者、管理者、普通员工。 决策者一般为公司的高管或者老板,能够决定“付款”的人,所以他们会更加关注引入的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公司提高运转效率; 管理者一般为中层人员,会更加关注自己职责范围内相关功能是否可以帮助自己提高工作成绩; 而普通员工,一般关注的是产品的简单程度、是否能够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C端产品用户角色比较单一,大多数用户都是冲着核心的某一两个功能而使用这款产品,用户角色高度集中。
二、产品形态——用什么? 行业的不同,决定了产品的具体形态有所差异,我们将从使用场景、业务形态、复杂程度、部署成本四个维度,来进行对比说明; 1. 使用场景 B端产品大多给企业使用,所以一般都是工作场景使用,一般发生在上班时间,或者发生在某个固定的时间点,例如月底统一进行财务核算、或者统计考勤等。 C端产品基本给个人使用,大多数发生在私人场景下,多数场景都是用来打发时间,或者进行私事儿的处理。 由此可以看出,B端产品时间基本固定,并且根据用户的工作流程、职责等,有规律性的进行使用;C端产品碎片化程度较高,大多数用户都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使用,并且选择的随机性也比较强,根据自己的心情喜好来打开不同的应用。 1. 业务形态 B端产品,由于属于工作时使用,并且常规情况下,一款产品要满足不同的使用角色,所以会拆分出各种功能。每一个功能对于相应使用角色的用户来说,都是最重要的,所以B端产品的功能一般没有主次之分,大多功能,都是是将公司的各个流程制度进行系统化。例如,一个ERP产品:包括客户管理、客户分销、财务管理、制造管理、库存管理等等,每一个流程对应不同的使用角色,并且对于各个角色,对应的功能都是重要的。 而C端产品而言,一款产品,仅有一个核心的功能,其他的功能都会围绕当前核心功能延伸;一款C端产品,在规划之初,就会给用户明确出,自己要解决的用户痛点是什么,例如美颜相机用来拍照,QQ音乐用来听歌。 由此可以看出,B端产品大多属是扁平化的功能;C端产品是一个核心功能为主,产品多维度延伸。 1. 复杂程度 B端产品一般偏工具属性并且属于非常见类应用,产品的使用角色多,业务场景多,流程/逻辑复杂,需要不同角色花费一定时间来进行学习。由于属于提高公司效率的工具,涉及到的角色流程较长,所以公司一但采购一般会长期使用,使用周期较长。 而C端产品,业务相对简单,逻辑也比较简单,流程相对标准化;用户会随着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所以一般生命周期较短。 1. 部署成本 B端产品,一般根据特定的使用场景针对化开发,然后集中部署,所以部署周期长(SaaS产品改善了这一特点),同时后续的版本迭代也会比较麻烦;而C端产品,下载注册即可使用,同时C端产品以“快速迭代”为原则,大多数都是先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再逐步细分用户,满足用户增值需求。
明确了产品的使用人群,产品具体形态后,才能更好的了解产品具体的商业策略。下面将从运营策略、商业策略两个维度对B端产品、C端产品进行对比。 1. 运营策略 B端产品没有用户量级上的优势,企业更加看重的是产品本身能否为企业带来价值,靠企业对“定制付费”来获得收益。销售B端产品时,面对的角色通常是多层级的,需要通过各种方法搞定最终拍板的决策人,所以B端产品更加依靠销售、客户关系来完成签单,一般获客成本很高。 C端产品依赖用户规模,重视拉新、促活、留存,需要持续的用户增长,所以要努力提升产品满意度,同时对于用户群体进行精细化运营。所以C端产品更加依靠流量,重视用户运营而非销售。 1. 商业模式 B端产品,通常直击客户痛点,帮助客户解决某类问题,提高效率,所以一般都是按需付费、按时间付费、按使用人数付费;部分私有化部署的软件,按照软件工作量付费。 C端产品,通常是“流量”思维,依靠优质的体验和内容来吸引用户,然后通过内容广告、平台抽成、增值付费(会员、卡券等)来进行收费。
四、设计流程——怎么落地? 在构建产品时,由于C端产品形态与B端产品形态差异较大,所以从产品思维、产品设计流程方面均不相同。 产品思维:B端产品的设计原则,本质是要优化客户的效率,为客户“降本增效”,所以不能一味追求大用户量,需要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优化客户的效率上。 C端产品一般是“流量”思维,在产品设计时,前期通过提供核心的服务以及运营手段,获取到更多流量,后续通过增值服务提供变现手段。